党建工作
党建活动
武装保卫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阶段工作总结
发布人: 发表时间:2014-04-14 08:53 点击次数:0

     久久为功补短板  驰而不息谋发展

根据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安排,武装保卫处党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“提高党员思想认识、增强党员服务意识、改进党员工作作风、促进保卫工作发展”的整体思路来展开。抓住关键学习、扭住重点纠偏、突出难点改进,不毕其功于一役,久久为功查补短板,驰而不息谋求保卫工作发展,不断提升服务教学的水平与质量。

一、抓住关键学习,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对教育实践活动紧迫性必要性的思想认识。

一是原原本本学习原著。采取个人自学、领导督学、以考促学的方式进行。党员个人将规定学习内容原原本本自学一遍、处领导结合工作实际以党课形式将难点问题辅导一遍、集中学习阶段结束时将重点内容考试一遍,确保学习不流于形式,不走过场。二是扎扎实实开展讨论。主题讨论紧紧围绕“四问”、“四看”来展开。即四问自己“入党为什么、为党干什么、距离群众要求缺什么、下步工作应该补什么”;四看自己理想信念是否坚定、党性观念是否坚强、价值取向是否扭曲、宗旨意识是否牢固。三是认认真真查摆问题。高质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人人准备发言提纲。批评自己入木三分,绝不蜻蜓点水、浮光掠影;批评他人不隔靴搔痒放空炮、避实就虚放礼炮,通过红红脸、出出汗、洗洗澡,达到“祛病强身”的目的。通过学习,大家形成了共识,认为开展此次教育实践活动非常必要、非常及时,抓住了根本、扭住了关键,切中时弊、直击要害,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,同时也是每名党员接地气、长见识、增才干的重要机遇。

二、扭住难点纠偏,不断纠正党员干部根深蒂固的精神“痼疾”

一是纠正视道德修养为“软约束”的精神痼疾。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,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,针对社会一些领域呈现出不和谐和令人痛心惋惜的现象,一些党员便开始放弃自己的道德修养,放纵各种欲望,有的甚至失去道德标准和底线。针对这一痼疾,采取观看《职务犯罪警示》录像、撰写观后感,开展“一个党员一面旗、我为党旗添光彩”主题演讲比赛,使全体党员始终牢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能变;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变化,持谦虚谨慎,戒骄戒躁的作风不能丢;时刻牢记祸从骄傲起、危从弄权来、亡从贪欲生的道理。二是纠正视工作好坏为 “软指标”的精神痼疾。过去,一些党员干部认为,保卫处是学校的边缘处室,工作好坏在成长进步上没有区别、在工资待遇上没有区别、在表彰奖励上没有区别,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都是“软指标”。年过五十就开始考虑“软着陆”,甚至一些三十来岁的年轻干部也开始出现“不求有功、但求无过”,针对这一现象,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,大力纠治思想松懈、纪律松弛、作风松散的问题,引导全体党员常怀感恩之心、常修为人之德、常思肩负之责,以“三情、四心”(三情:即激情、真情、诗情;四心:上进心、责任心、自信心、平常心)干工作、尽职责。大力弘扬老老实实、踏踏实实、扎扎实实的“三实作风”。在老同志中大力叫响“在岗一日,尽责一天”的口号。纠正年过55岁就不参加110值班的传统习惯。处领导与职工一样参与110值班,切实剔除过去那种把历史遗留问题不当作问题、把习以为常的问题不当作问题的精神毒瘤。将工作成绩与表彰奖励、年终绩效紧密挂勾,让工作干得好的“吃香”起来,让所有人员学有榜样、赶有目标,营造靠素质立身,凭实绩进步的良好氛围。

三、突出重点改进,不断完善促进保卫工作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。

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作风,促进工作。保卫处借助活动的强东风,在制度建设上下硬功夫,用制度管人、管事。一是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,切实解决门难进、脸难看、事难办的问题。保卫处作为服务教学的办事机关,必须进一步端正对师生员工的根本态度,牢固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,不断提高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水平和质量。师生员工安全所需,就是保卫部门的职责所系。群众高兴不高兴、满意不满意、答应不答应就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也是检验我们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。有警必接、接警必出,不论科室,只要有关保卫工作,第一个接待的人就是第一责任人,要发自内心把工作对象当亲人、当家人、当朋友,设身处地为师生员着想,急师生员工之急、帮师生员工之需、解师生员工之难。二是建立健全学院联系制,切实解决坐井观天、闭门造车、自以为是的问题。处室党员每人联系一个学院,每月走访一次学院,每月汇总一次情况,每季度召开一次院系联席会。倾听群众呼声,收集群众意见,集中群众智慧,改进工作不足,让所有工作合实情、接地气、见实效。三是实行片区管理责任制,切实解决见利益就上、遇困难就让、担责任就推的问题。结合学校实际,切实改变过去那种“一锅煮”的校园管理模式,实行网格化管理,分片包干、责任到人,整个学校没有管理“真空”,做人人身上有担子,个个肩上有责任。

友情链接:
  
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:410004 电话:0731-85623110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信息中心技术支持